掃描以上二維碼,關注中國文物網,獲取最新文博收藏藝術資訊。
記住密碼
[全文]
永樂宮,因故址在永樂鎮而命名,又名大純陽萬壽宮。永樂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招賢村,現址位于芮城縣城北3公里的龍泉村東側。 …[全文]
北京靈光寺佛牙舍利塔 北京通州燃燈塔 北京永安萬壽塔 河北省景州舍利塔 南京九華山玄奘塔 …[全文]
雙林寺位于山西省平遙縣西南六公里外的橋頭村,是中國民間彩塑藝術的寶庫。寺內現存兩千多尊彩繪泥塑,這些彩塑形神兼備,藝術價值極高,能夠完好保存至今,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大幸事。[全文]
成都寶光寺塔 北京香山昭廟琉璃塔 遼陽白塔 洛陽白馬寺齊云塔 南充無…[全文]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河南開封鐵塔 江蘇蘇州報恩寺塔 江蘇蘇州虎丘塔 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全文]
8月7日,航拍常州春秋淹城遺址,三河相套如“迷宮”。淹城古稱“奄”國,建于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余年的歷史,從里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全文]
大同下華嚴寺遼代彩塑——合掌露齒菩薩 晉城青蓮寺唐代彩塑 平遙鎮國寺 五代彩塑 太原晉祠圣母殿侍女像 北宋 …[全文]
6月1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學者、考古愛好者齊聚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遺址,探訪遠古人類遺跡,感受“東方人類故鄉”的神秘色彩。泥河灣遺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陽原縣,位于東西長82…[全文]
這是4月29日在德國維爾茨堡拍攝的維爾茨堡主教宮。維爾茨堡主教宮是德國最古老的巴洛克式建筑之一,于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歐新 德國維…[全文]
伊拉克摩蘇爾以南拍攝的的哈牡拉古城遺址。新華社/路透 伊拉克摩蘇爾以南拍攝的的哈牡拉古城遺址。新華社/路透 伊拉克摩蘇爾以南拍攝的的…[全文]
觀瀾古墟 整個陵園很小,幾乎一覽無余,遠沒有一般皇帝陵那么大氣。 公共交通方式:地鐵2號線赤灣站D出口,步行可到。 沙…[全文]
荊紫關古街,丹江從古街旁流過(4月19日攝)。 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地處豫、鄂、陜三省交界處,有“一腳踏三省”和“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明末清初,丹江漕運鼎盛,來自…[全文]
江西金溪:多彩田園美如畫 竹橋古村航拍圖 美麗宜人的上李村之一角 金溪縣黃通鄉胡家村良好的生態環境,令人如入仙境 …[全文]
印信臺遺址,發掘了人工黃土臺基、陶缸遺跡、土坑墓、甕棺葬等遺跡 石家河遺址位于湖北省天門市西北部的石河鎮,這里是長江中游地區面積最大、等級最高、且延續時間最長,保存最…[全文]
炳靈寺石窟,位于中國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的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西晉初年(約公元3世紀)開鑿在黃河北岸大寺溝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全文]
麥積山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高142米,因山形酷似麥垛而得名。麥積山石窟始建于384-417年,存有221座洞窟、10632身泥塑石雕、1300余平…[全文]
福建漳州南靖東溪作坊區全景 福建漳州南靖東溪窯的窯爐區窯門 福建漳州南靖東溪窯窯爐區一角 福建漳州南靖東溪…[全文]
土耳其的內姆魯特山是Nemrut國家公園的中心,位于該國東部,中國游客俗稱“人頭山”。這里路途遙遠,要先飛馬拉提亞再上山,前后需要三天時間,但你一定不枉此行。“人頭山”海拔…[全文]
廣武長城位于山西省朔州山陰縣張家莊鄉新廣武村。屬明朝內長城。西起白草口河東,東至新廣武村,全長5964米;又名猴嶺長城。這段保留至今的長城,為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巡撫…[全文]
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著名僑鄉潮汕地區自古以來向海而生。明清時期,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飽受倭寇侵擾,位于廣東潮州的大城所,建于明代洪武二十七年 (1394年),是扼守潮汕沿海一座重…[全文]
拉梢寺大佛為目前世界第一大露天摩崖浮雕大佛 水簾洞石窟群位于武山縣城東北25公里的魯班峽谷內,谷中“群峰疊嶂覓無路,亂石開徑別有天。谷澗溪水潺潺,景色幽靜宜人。”水簾…[全文]
景云里建造于1924年,只有坐北朝南的3排三層小樓,是上海很普通的石庫門,二、三十年代魯迅、陳望道、茅盾、葉圣陶、馮雪峰、周建人、柔石等一大批名人居住在此,從事創作、編刊、…[全文]
三千年烏木,唐崖土司城遺址的鎮園之寶 近日筆者前往湖北省恩施州咸豐縣世界文化遺產“唐崖土司城遺址”采風,探尋唐崖土司的盛況。 據史料記載,唐崖土司城是十四至十八…[全文]
這是夕陽中的埭美古村落(5月27日攝)。 埭美村位于福建省龍海市東園鎮九龍江南溪下游,全村四面環水,被稱為“水上古村落”,村內古厝成群,是閩系紅磚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全文]
位于新安縣北冶鎮的甘泉村,曾叫碗窯嶺,是豫西地區最主要的日用瓷生產基地,已有上千年的制陶歷史,與景德鎮和神垕古鎮具有同等歷史地位,鼎盛時期曾獲得“小洛陽”的美譽,但隨著上世…[全文]
土屋石墻青石橋,小橋流水有人家。浙江的大好山水中散落著許多江南古村落,“藏在深閨人不知”。古村落就像一卷被歷史遺忘在角落里的畫卷,用木石磚瓦鐫刻下一個個美麗的故事。今天,我…[全文]
這座百丈崖危巖高聳、奇峰挺拔、絕壁摩天、怪石嶙峋,從下仰望,可見山體布滿縱橫交錯的裂紋,而頂部最大的裂縫寬6-7米,深100多米。崖上至今遺存著的古村落,幾十多戶幾乎同一家…[全文]
斑竹村位于寧波溪口鎮西北角,距溪口鎮區23公里。目前的斑竹村是2004年行政村撤并時,在溪南、溪北、斑竹、駐嶺四村的基礎上組成的。村區域面積7.4平方公里,包括林地1.5萬…[全文]
活在千年古碼頭風景里的永樂村 這座位于綦江縣東溪鎮的古老村落,除了有瀑布、溝澗、山石這些秀麗景色外,還有老舊的磚墻瓦房、看不出年齡的吊腳樓以及古樸的青…[全文]
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 對于印加帝國的城市而言,秘魯的馬丘比丘古城是已知保存最好并且得到了細心的關照,它也是世界各地旅行團所關注的焦點。它曾一度被人們所遺忘,而在某種…[全文]
在山西省盂縣大汖村,78歲的劉巧秀在院子里整理花椒。劉巧秀說,隨著近年來游客增加,她的土特產生意做得不錯。近年來,我國傳統村落面臨著空心化等威脅,一些村落正不斷消失。住建部…[全文]
蜀河古鎮一角。 在陜西省旬陽縣、蜀河與漢江交匯之處,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千年古鎮——蜀河鎮。 自公元3世紀起,蜀河就成為聞名漢江上游的商貿重鎮,素有“小漢口”美譽。…[全文]
圖為“七三一”部隊彈殼廠遺址。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黑龍江省文物部門針對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經過近兩年的工作,已完成…[全文]
歷經千年滄桑,天寧寺今僅存大雄寶殿。 江南典型的元代木構建筑實例 金華城區的三江口,是東陽江與武義江交匯合流形成婺江的地方,原為金華城地勢的最高處,空間開闊,景致絕佳。…[全文]
延福寺四周山環水繞,松風竹影,環境清幽。 梁思成先生親自調查和測繪過的古建筑 從武義縣城往西南20里,有小村名桃村。桃溪清流繞村而過,緣溪行山路里許,有石拱小橋,橋邊古…[全文]
景寧時思寺全景 一處佛道合一的宗教建筑 時思寺位于景寧大漈鄉西二村,海拔1000多米的白象山上。寺前周邊群山聳峙,瀑布飛揚,古木參天,寺前沐鶴溪清流環繞,木廊橋橫臥,環…[全文]
國清寺始建隋開皇十八年,初名“天臺寺” 天臺宗發源地 浙東天臺山,東瞰大海,西望括蒼,南連雁蕩,北接四明。既有磅礴壯麗的山川之美,又有清幽深邃的林澗之秀,自古以來即有“…[全文]
阿育王寺山門 現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剎 阿育王寺是我國現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剎。阿育王是古印度一位以弘法著稱的國王,曾以武力統一除半島南端外的印度全境,建立…[全文]
天童寺坐落在層巒疊嶂的太白山下,可謂“群峰抱一寺,一寺鎮群峰”。 源遠流長的曹洞宗古剎 天童禪寺位于寧波鄞州區東天童鄉太白山麓。寺周太白群峰環抱,崇樓杰閣掩映其間,猶如…[全文]
法雨寺坐落于東海之濱 清初典型的寺廟木構建官式做法實例 東海之中有普陀山,島上金沙綿延,峰奇石怪,向有“縹緲云飛海上山”之譽。但普陀山之聞名遐邇更緣于其豐富的佛教文化遺…[全文]
鳳凰寺后殿有攢尖頂三座,飛檐翹角,為元代的建筑風格。 國內著名的伊斯蘭教四大古寺之一,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證 約在公元7世紀中葉時,伊斯蘭教開始傳入中國。唐宋之際,…[全文]
圣井山石殿二柱三樓式山門 全由花崗巖打造成的道教古建筑群,歷經400余年風雨,至今完整依舊 在海拔748年的瑞安市大南鄉圣井山頂,有一座全由花崗巖打造成的道教古建筑群—…[全文]
古孝女曹娥的祭地,向有“江南第一廟”之譽 曹娥廟與衢州南孔廟一樣,不是真正意義的宗教寺廟,而是漢族文化信仰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儒家學說靠向宗教意義的一種升華。 廟在今上…[全文]
這是8月10日拍攝的考古現場。在新疆天山伊犁河峽谷中的尼勒克縣恰勒格爾村吉仁臺溝口遺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確認在這里找到了中國最早的用煤遺跡,初步斷定其時間約距今35…[全文]
編者寄語:人類將死者的尸體或尸體的殘馀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為“葬”。用以放置尸體或其殘馀的固定設施,稱為“墓”。在中國考古學上,兩者常合稱為 “墓葬”。根據迄今…[全文]
1月22日,記者在戈壁中實拍2014年新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鎖陽城遺址。鎖陽城,位于甘肅河西走廊西端,始建于漢代而興于唐,公元1405年至1524年間,這里是各民族的…[全文]
錯落有致的鳳凰古村寧靜安詳 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三十多年來迅速崛起而成為聞名中外的現代化大都市,昔日的海濱小漁村已被鱗次櫛比的高樓所替代,今日繁華的背后,多少歷史的…[全文]
1.秦始皇兵馬俑(發現地及時間中國西安,1974年) 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在駕崩之前統一了中國,下令修建長城,對中國實行殘酷統治。他當時唯一懼怕的是天帝的震怒。他為此下令…[全文]
山谷小鎮 那些遙遠的古建民居,參差錯落地散布在青山綠水之間,隨日出日落明暗交替,隨一年四季變換容顏,在歲月中沉積故事。 小橋流水 貼著對聯的老民居,春聯的詞…[全文]
岱廟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泰山腳下,是古代帝王祭祀泰山神靈、舉行祭祀大典的場所。岱廟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并稱為中國四大古建筑群。 (上圖:正陽門)…[全文]
丁村民宅位于山西省襄汾縣縣城南4公里丁村,是明清古民宅建筑群的代表。 丁村民宅,以丁姓聚居而得名。現村內遺存有明、清兩代的民居院落20多座,大部分為丁氏家族所居。時代較…[全文]
東陽盧宅坐落于浙江省東陽縣縣城的東郊。這里丘陵起伏、河道交錯,是浙中的富庶之地。 東陽雅溪盧氏從八百年前就在此聚族而居。從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盧氏族人盧睿成進士及第…[全文]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南。是中國古代建設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始建于戰國晚期(公元前256年),由秦國蜀郡守李冰率民眾修建,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全文]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林木茂密、環境優美,是安史之亂后,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于河南鞏縣,代宗大…[全文]
湖北宜昌樂天溪鎮蓮沱村留存的石屋。中國網圖片庫 張國榮/攝 湖北宜昌樂天溪鎮蓮沱村這些石屋墻壁全用大小不一的長石堆砌而成,木梁上蓋著瓦片,大多建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全文]
江西省婺源春風和煦,陽光明媚。依山而建的婺源篁嶺村古民居錯落有致,四面古木參天、梯田密布,掩映山間。村民曬晾農作物只能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形成特有的徽派民俗景觀,…[全文]
法源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區法源寺前街7號,是北京城內現存最悠久的寺院之一。更為重要的是,法源寺也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所在地,是培養青年僧侶和研究佛教交化的重要場所。…[全文]
哈尼斯古代亞述浮雕和洞穴遺址位于伊拉克北部城市摩蘇爾東北約55公里處。該遺址大約建于公元前7世紀古亞述國王辛那赫里布時期,浮雕描繪了辛那赫里布國王和人首飛牛守護神等形象。 …[全文]
赫圖阿拉老城遺址這里四周群山環繞,物產豐富,山水如畫,吸引著很多的游客到此,下面,我們在自駕游論壇上為大家介紹一下它,希望讓那些想去的朋友更加了解這里。 在撫順以東,新…[全文]
位于廣東省江門市的開平碉樓與村落于2007年6月28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開平碉樓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多層塔樓式鄉土建筑;源于明朝后期,是中國移民文化以…[全文]
入夜,市民在北京城東南角樓下散步。 北京明城墻遺址公園位于北京市中心區域,東起東便門角樓,西至崇文門,現存城墻全長約1.5公里,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北京明城…[全文]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筑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力量與智慧的結晶。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全文]
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 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 河姆渡文化遺址 干欄式房屋建筑[全文]
西安門西門道 西安門隔墻,遍地都是碎磚瓦 長樂宮五號建筑遺址 后宮地道[全文]
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中國甘肅省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處的五營鄉邵店村東,座落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接的緩坡山地上,總面積約110萬平方米。1988年1月…[全文]
半坡遺址正門 半坡遺址位于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于1953年發現,其中挖掘出房屋遺址45座、家畜圈欄2座、燒陶窯址6座、儲藏窯穴200多個、成人墓葬和小孩翁棺…[全文]
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全屏瀏覽 發表評論 第3/5張 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全文]
文物保護單位碑 皆為新建筑,舊址已不復存在 內景 內景[全文]
猿人洞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西南約50公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39度41分,東經115度51分。遺址面積0.2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1.2平方公里,保護區2平方公…[全文]
徽州古貌 徽州區是古徽州的唯一傳承,自古以來鐘靈毓秀,人杰地靈。境內保存著徽派古建筑300余處。古建三絕(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星羅棋布。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全文]
這是通山縣寶石村明清民居一角 通山縣地處鄂贛交界處,是湖北省著名的“民居之鄉”。據調查考證,通山縣現存具有研究、觀賞、保護開發價值的明清民居群落30多處,其中列入省…[全文]
它既不宏大,也不華麗,卻超越了地球的引力,懸在空中。它的高度令人恐懼!1500年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蝕,它始終屹立不倒。 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趙思…[全文]
廣西貴港考古大發現:舊城區挖出漢代護城壕
工筆山水的意境美
天津博物館館藏中國古代書畫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清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