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嗣沖紀念銀幣系安慶造幣廠于民國九年(1920)為民國時期的大軍閥倪嗣沖鑄造的紀念銀幣。倪嗣沖(1868—1924),安徽阜陽人,自幼聰明機敏過人。倪嗣沖于1899年投奔時…[全文]
中國古錢上的穿也叫串、好、孔、函、錢眼等,是指錢幣上的穿孔。根據中國歷代錢譜記載,古錢穿孔有圓穿、方穿、廣穿、狹穿、花穿、菱花穿、龜甲穿、滿穿、斜穿等。 本文介紹的這…[全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隨即,日本帝國主義大舉全面侵華。至該年年底,上海、南京以及蘇南地區一帶,相繼成為日本人控制的淪陷區。 日本人占領…[全文]
這枚雙連吉語銀花錢(見圖),小巧玲瓏,屬典型的舊時揚州工藝,大小和兩個一元硬幣相仿,色澤白亮,為高成分的銀制品。 此類銀花錢有辟邪祈福的含義,有很大一部分是舊時小孩佩…[全文]
這枚太平天國背圣寶錢(見圖),直徑35毫米,厚1.2毫米,重25.4克。面文“太平天國”旋讀,背“圣寶”二字橫寫。 太平天國背圣寶有橫寫、豎寫之分,宋體和楷體兩種。楷…[全文]
后唐(923—936)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京(今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14年,后唐同時也是五代十國時期版圖最大的王朝。唐昭宗大順二年(891),河…[全文]
歷史上有一些鈔票,設計印制好后,最終卻未能正式發行流通于世。鈔票未能正式發行流通的原因有各種各樣,如未獲最高層批準、發行機構倒閉、設計圖文出現重大錯誤等。但有些原因卻是出人…[全文]
圖中所示這枚花錢,直徑6.2厘米,厚0.4厘米,穿徑1.2厘米,重77.4克。正面錢文順讀“鯉躍龍門”四字,除了“躍”字為簡體書寫外,其余都是繁體。錢背面圖案則是對面文深邃…[全文]
圣宋元寶小平錢,為北宋徽宗趙佶所鑄。徽宗在位時鑄有多種錢幣,其中以崇寧通寶御書錢、大觀通寶瘦金書鐵畫銀鉤最為收藏者珍愛,而圣宋元寶則以其真、隸、行、篆四體且制作精美、版別猶…[全文]
這枚宋代三教合流人物圖花錢,為青銅質,方孔圓錢;正面(圖1)方孔的左、上、右分別雕刻著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的頭像,方孔的下方是象征宗教建筑的圖案;背面(圖2)為描繪宋代社會…[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