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琴學第二期 — 文化學者專場
2020-10-19 18:57:29 作者:之文 來源:93號院博物館 已瀏覽次

“正心造物 ? 弦音不輟 — 王志強斫琴作品展”自開展以來,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藝術界人士,展覽展出了王志強老師享譽中外古琴共計20張,皆由他親手所斫,從選木到刨制,從染漆到上弦,每一張古琴都蘊含著王志強老師對古琴的熱愛以及獨到的藝術見解。其中的伏羲式琴“霄宇真炁”、“蕉葉琴”、“混沌式古琴”等古琴,憑借其優質的木材,精湛的工藝,空靈的音質和姣好的面容,得到了文人藝術愛好者的一致青睞!

霄宇真炁 / 混沌式古琴 / 蕉葉琴
展覽期間,王志強老師現場為游客藝術愛好者講解古琴淵源和傳授琴藝知識,同時認真聽取大家的心聲,為此特意舉辦四期“論道琴學”專場活動。


10月17日下午兩點時分,論道琴學第二期——文化學者專場在古香古色的四合院落內開展,93號院博物館館長藺熠、對外經貿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楊玉功、趙登禹中學校長徐唯、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惟、斫琴師馬同強等20余位文化藝術者參加了活動。

活動中,王志強老師以琴會友,品茗暢談,聊天中碰撞藝術理念,從聲音的產生到醫療領域的應用,從聲音赫茲的高低到情緒的變化,從中西方音樂的差異到融合,音樂神秘卻無處不在,使大家第一次對音樂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
暢聊結束,王志強老師以一曲《流水》送別參加活動的友人,琴音時而急促,時而輕緩,大家閉目冥想,感受著流水帶來的秋日舒心。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東方之華—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正式啟幕
-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 “國潮”趨勢中,年輕人是“弄潮兒”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
-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