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裕皖官錢局壹千文銅元票
2019-02-13 13:06:14 來源:收藏快報 已瀏覽次

圖1正面

圖2背面
中國錢幣博物館收藏有一枚“安徽裕皖官錢局壹千文銅元票”,是件較少見的地方錢票。票幅長20.6、寬11.1厘米。票面以黃色為主色調,正面(圖1)上方為一對蟠龍戲珠,左右亦有一對勁龍上揚,下方飾海波紋,從右至左印有“安徽裕皖官錢局,憑票發銅元足錢壹千文”,以及編號規定等字樣;背面(圖2)正中印有時任安徽巡撫恩銘頒發有關錢票使用規定的告示,落款時間為光緒三十二年(1906)五月,下方有“上海商務印書館代印”字樣。頗為有趣的是,票面無論正反都可以清楚地見到大大小小的紅色戳記,如正面有“駐正陽”“駐懷裕皖分局”,以及背面滿漢文“江南安徽等處承宣布政使司之印”。若要解讀這些印文,便要從裕皖官錢局的創立說起。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初,安徽巡撫誠勛會同兩江總督周馥上《安徽開辦官錢局以維財政折》稱:“皖南居長江流域之中,上通川楚,下達蘇杭,與江南、江西三省同為東南半壁,異日設關開埠尤上下游扼要之區,一切新政,亟待振興,在在需款。顧庫儲萬窘,仰屋徒嗟。自限制銅元之議起,昔之仰給余利者,至此益形竭蹶,不得不急求疏通之法,為目前浚利之謀。查北洋已設兌換局,江南、江西等已次第開設官錢局,行使官錢票,疏通銅元,互相維系,商情悅服,利用稱便。皖省若不及時仿辦,不待相形見絀,低制無由,且恐生計日窮,利源外溢,恢張庶務,益若捋荼。現飭司局妥慎籌商,就皖現在情形,援照南北洋、江西、兩湖等省成案,并參酌各省已形成法,量予變通,妥擬章程,擇期開辦,名曰:‘裕皖官錢局’。”很快清廷就批準開業。裕皖官錢局采取先由省政府招商入股,官督商辦,后實為官辦,籌措和撥銀各5萬兩興辦,并于同年十月正式開業。初設附于商務局內,后遷至安慶司下坡正街。雖然安徽巡撫誠勛急迫建立官錢局以便通商,但清廷的一紙調令,也只能交由下任巡撫去完成。同年二月,新任安徽巡撫恩銘走馬上任,即前文所提到錢票背面公布告示的那位,同時也是第一位死于革命黨槍下的清政府封疆大吏。
于庫里·恩銘(1846—1907)字新甫,滿族,鑲白旗人,舉人出身。光緒十八年(1892)由同知升任兗州知府。后歷任河東道、冀寧道、山西按察使、浙江鹽運使、江蘇按察使、江寧布政使。三十二年(1906)出任安徽巡撫,恩銘到任安徽后便開始推行新政改革,并親自督辦,整頓巡警學堂,開辦警察處;不僅賑災修筑圩埂,還清丈江岸沙洲。1907年7月6日在安徽巡警學堂畢業典禮上被革命黨人徐錫麟刺殺身亡,卒年62歲。這便是中國近代史上被譽為“辛亥革命第一槍”的徐錫麟安慶起義。
所謂“駐正陽”,即正陽關的駐點;“駐懷裕皖分局”,則是在懷寧或懷遠的裕皖官錢局分局所在地;而“承宣布政使司”正是主管錢業的官方機構。正陽關是中華八大關之一。明成化元年六月(1465)在此設立收鈔大關,直屬戶部管理,稱之為“銀正陽”。“正陽關”即因此得名。正陽關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水路七十二水通正陽。“舟車四達、物盛人眾”,“戶口殷繁、市廛繞富”,“帆船競至、商賈沓來”,曾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縣商品集散中心,全國有八個省在正陽關設有會館。古有“鳳城首鎮”之譽(因正陽關古屬鳳陽府),今依然是皖西地區的商貿重鎮。
最后,需要解釋的是,裕皖官錢局為何由“上海商務印書館”代為印制?《清實錄·德宗實錄》載:“(1906)安徽巡撫誠勛奏,遵章開設陸軍小學堂……又奏、請開辦官錢局,刷印官錢票,行銷本省,以維財政。下財政處戶部議,尋奏,應照準。惟將來奏定國幣發行,應專用中央銀行紙幣,該局不得制造,依議行。”正是由于清廷明令地方無權印制錢票,遂請當時國內印刷技術最為先進的上海商務印書館代為印制。商務印書館是中國出版業中歷史最悠久的出版機構。1897年創辦于上海,而它的創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出版業的開始。早在創立之初,就成立股份公司,先后延請高夢旦、王云五等一大批杰出人才,開展以出版為中心的多種經營,而代印鈔票僅僅是商務印書館眾多的副業之一。
責任編輯:思思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東方之華—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正式啟幕
-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 “國潮”趨勢中,年輕人是“弄潮兒”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
-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