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2019-11-20 13:15:47 作者:熹文 已瀏覽次
隨著“國潮”文創市場的“炙熱燙手”,蘊含著巨量內容的各大博物館迎來了展現“手腳”廣闊文化天地,在數字時代,“一切商業皆內容、一切內容皆IP”,博物館中的文物,每一個都可以“挖出”豐富的內容。
就拿北京來說吧,目前擁有3840處文物遺存、500多萬件館藏文物、179個博物館。同時還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26項,傳承人102人;市級以上非遺項目273項,傳承人255人。就連11家市屬公園中,也有八家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其中的頤和園和天壇還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了讓這些寶貴的文化文物資源“活”起來,走進人們的生活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去年,原市文化局等八部門曾聯合出臺《關于推動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5家試點單位,為文創產品開發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同樣在去年,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于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在文博非遺方面將大力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不斷厚植和增強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動力。市文物局還組建了北京文博衍生品創新孵化中心,通過舉辦北京文創大賽文博產品設計賽區活動,搭建了文化文物單位和設計師、特許生產商之間的合作溝通橋梁,形成平臺支撐。
來自第三方機構的調研顯示,文創產品的購買者中,70%以上是女性,70%以上是80后、90后。消費者60%的購買力集中在100元以下文創品,20%購買力集中在100-200元之間的產品。針對這些消費特點,今年以來,北京文化文物單位正在努力通過做火文化活動、全媒體矩陣傳播等手段,拓寬傳播渠道,吸引更多年輕人親近歷史文化。眼下,市文物局也正在擬定《關于進一步推動文化文物單位開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的實施方案》,將從人才激勵、文化文物單位與企業合作等方面出臺具體的激勵措施,加強促進和提升文創產品開發。而所有努力,都是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推動首都城市轉型升級。活起來、火起來的文化文博創意衍生品,也將進一步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這張金名片,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小文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東方之華—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正式啟幕
-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 “國潮”趨勢中,年輕人是“弄潮兒”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
-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