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2019-03-22 16:45:49 來源:中國文物網 已瀏覽次
2019年3月18日,北京八中素質班的同學們終于迎來了“創想與塑造——面塑”這門選修課。

第一堂課,老師帶了一只漂亮的手工制作的小花籃,同學們立即圍過來饒有興趣地仔細端詳。老師借機問同學,猜一下是用什么材質做的?有說面做的,有說超輕黏土做的,好奇心重的還忍不住上手輕輕摸摸。



老師通過PPT課件,拋出“塑”的概念,進而引到“塑”的典范古代兵馬傭和佛造像,讓同學們發散思維,擴展面塑這門課的外延。

講到面塑的發生、歷史和發展時,引出寒食節民間盛行制作的各種花饃,同學們踴躍站起來侃侃而談有關寒食節的來歷,以及歷史人物晉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而另一位同學當場就提出:饅頭與面條也是面塑么?老師回答:當然了,屬于廣義的面塑。同學若有所思。

按照八素班同學們的特點,老師更加靈活機動地處理課件,盡可能地將問題拋給同學們,而同學們有時也直接反問老師,真是做到了教學相長。

講到泥塑和面塑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時,老師讓同學們分組討論。18個同學,本想分4個組,但有兩個男同學強烈要求成一個組,好呀!沒問題。討論結果一樣要填寫到任務卡上,并站出來與所有同學分享。哈哈,還真是不虛,這兩位同學的答案與其他四個小組相比毫不遜色。


然后,老師再播出課件,讓同學們對照答案。結果,同學們的答案點更妙,多觸角思維,令人欣喜,這也是之文非遺探究式課堂的一個特色,激勵、發動學生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第一堂課,沒有動手環節,但同學們都領到材料包,通過視頻和老師講解,了解了面塑的主要工具使用要領,為下次課做好了準備。同學們都渴盼親自動手捏出好玩的面人呢!
不過,課后可是有繼續探究的任務喲:面塑起源觀點的探究與論證。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20年12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國禮景泰藍《好運來》竹節壺見證中巴友誼
- 2020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9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論道琴學第三期 — 國際教育機構親子專場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美好時光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龍泉琮式瓶
- 盛世風襲北京城,金秋月覽長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寶展之:石膏盤上的希臘神話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寶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