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堡街道“社區之家”非遺體驗活動——“惟妙惟肖”
2018-12-28 14:00:56 來源:欣匯家園 已瀏覽次

社區之家非遺體驗活動
2017年以來,北京市開展“社區之家”示范點創建工程,目的在于推動駐區單位開放內部設施,落實“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理念,滿足社區居民文化、體育、生活等服務需求。馬家堡街道響應上級號召,為了更好的服務居民,于趙登禹學校內的“真趣園”非遺手工傳藝坊,成立了街道第一個“社區之家”。作為非遺進校園的一個載體,這里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多角度學習需求,不但有非遺傳承人、非遺老師的作品,更展示了學生們親手制作的成果。
馬家堡街道今年將在社區之家開展30場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為街道各社區的居民帶來蛋雕、堆繡、兔爺、毛猴、面塑、繩結等眾多非遺體驗項目,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非遺、喜愛非遺。
第二十四期活動“惟妙惟肖”

第二十四期活動“惟妙惟肖”,由彩蛋文化知識分享和彩蛋制做兩部分組成。

有著40年彩蛋、蛋雕制作功底的楊小康老師與居民們分享了彩蛋的文化知識,她說:古老的中國人則把蛋描繪成了具有:萬物之伊始、新的起點、新的開端、吉祥、圓圓滿滿、祝福等象征性的意義。在歐洲國家,12世紀出現復活節彩蛋,把蛋比喻成:“新生”“重生”“復活”“新生命的開始”。

活動現場,楊老師手把手的教大家技法,前來參加的居民表示“這樣的活動太有意思了,沒想到一枚小小的蛋殼還蘊含著這么豐富了文化知識。”;“老師講解很詳細,通過彩雕制作體驗能讓我的心平和下來”;小朋友們的作品有畫恐龍的,有畫鮮花的,有寫自己名字的,還有畫印象派的,現場大家忙的不亦樂乎。

下面看看活動中居民的作品吧

▲作品1▲

▲作品2▲

▲作品3▲

▲作品4▲

▲作品5▲

▲作品6▲

▲作品7▲

▲作品8▲

▲作品9▲

▲作品10▲

▲作品11▲
▲作品12▲

▲作品13▲

▲作品14▲
居民們做的“惟妙惟肖”真是棒極了,每一位居民做的彩蛋作品都各具特色。
“社區之家”第二十五期
馬家堡街道“社區之家”落戶趙登禹學校,以“踐行工匠精神、體驗真趣非遺”為主題的第二十五場活動于2018年11月10日舉辦。
活動共安排30場,覆蓋馬家堡街道所有社區及部分駐區單位,在“社區之家”可體驗到木版年畫、泥彩塑、篆刻、風箏、宮燈、毛猴、彩蛋、宮扇等10多種非遺制作技藝。第二十五期活動“凈如秋團月”,由扇文化知識分享和團扇繪制兩部分組成。

時間:2018年11月10日上午9點
地點:趙登禹學校“社區之家”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20年12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國禮景泰藍《好運來》竹節壺見證中巴友誼
- 2020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9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論道琴學第三期 — 國際教育機構親子專場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美好時光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龍泉琮式瓶
- 盛世風襲北京城,金秋月覽長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寶展之:石膏盤上的希臘神話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寶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