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收藏正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8-12-14 13:07:27 來源:收藏快報 已瀏覽次
11月26日,流離海外80余年、蘇東坡《枯木竹石圖》(又名《木石圖》)手卷以4.636億港元成交。來自佳士得方面的回應稱,買家來自中國的機構收藏,所以一定是回到中國人手上。
這也是近40年來,繼宋米芾《研山銘》手卷、圓明園牛首、虎首和猴首三件銅像、唐韓滉《五牛圖》、戰國虎形佩之后,又一頂級國寶回流,中國文物界再次為之沸騰!
根據史料記載,《木石圖》自北宋蘇東坡成畫后,直至清代及之前從未公開現身。期間,該畫作一直隱秘流轉于各個名家私藏。畫中米芾、劉良佐、元代楊遵、明初沐璘等諸多題跋和鈐印見證了這幅名畫的漂泊歷程。
1931年抗戰全面爆發后,《木石圖》在亂世中流入日本,此后下落不明。直到今年春季,佳士得拍賣行在日本進行藏品征集時,有日本藏家主動聯系稱手上有國寶,并發來圖片,圖片顯示的正是這幅《木石圖》。
親赴日本尋回此畫的拍賣行書畫專家游世勛表示,日本藏家后代手里的中國藝術品在流出:“(日本藏家)后人的收藏、生活方式都在極力地西化,他們對中國文化不了解,就慢慢把中國的東西出掉。”
漂流海外80載漂泊終回到神州,經歷過獸首回國的圓明園管理處前發言人宗天亮認為,越來越多曾經流失海外的文物近年來逐步回流,本質是國力逐步強大和民間力量蓬勃。
時至今日,愛國民間力量與國家齊心,不斷從全球各地尋覓國寶重器。據北緯拍賣董事長、收藏家周雙成介紹,這些民間買家往往選擇低調、不顯山露水,但是他們從國外購買文物大多是出于一種愛國情懷和對文物的一種熱愛,不僅僅是投資目的。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東方之華—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正式啟幕
-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 “國潮”趨勢中,年輕人是“弄潮兒”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
-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