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11月14日,由之文課程研發的面塑探究式課程在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磨課教室”開課。本期課程共10次,每次課1.5學時,上課的學生來自高一和高二年級。
面塑課堂上認真聽講的同學們
動手捏制環節,同學們專心于自己的作品
第1次課上,山西省面塑非遺傳承人岳桂花老師帶領大家欣賞了大量藝術面塑,借助課件向學生講述了面塑的歷史。欣賞講述過程中,岳老師還向學生拋出了一系列與面塑特點材料相關的問題,通過思考總結歸納得出答案的這個過程,學生們對面塑藝術有了更加直觀的理解。
剛剛接觸面塑的學生們,從較為簡單的玫瑰花開始。由于第一次接觸,大家略顯生疏,但在專業指導下,還是順利完成了,有些同學的作品還很精致呢。課后岳老師還布置了作業,山西面塑的特點是什么?山西有哪些獨具特色的面塑?讓學生親自探究面塑的特點,親自動手打磨工具。
岳老師給出指導,同學們受益匪淺
心靈手巧的學生正在制作玫瑰花
遇到困難的同學在認真向岳老師請教
第2次課上,由于大家都認真地完成了上一節的課后作業,所以當老師問到山西面塑的問題時,大家都能積極踴躍地回答。山西面塑造型夸張、生動,用色明快、大方,風格粗獷、樸實、簡練,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著鮮明的民間和地方特色,歷史悠久,是一種極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在介紹面塑材料時,岳老師向大家提出日常生活中吃的面團和面塑的面團有何區別?為什么有這種區別?在探究這一問題時,大家了解到的不僅僅是面塑知識,更是掌握了學習探究的方法。在介紹完面塑工具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打開材料包,開始了捏制小兔子的環節,有了第一次課的基礎,學生在捏制兔子時便得心應手多了。
同學制作的面塑兔子在吃胡蘿卜呢
目前,面塑課程已在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進行到第3次了,同學們對面塑的興趣也在逐步增大,在制作環節大家越來越嫻熟,較為復雜的熊貓造型也能細致完成。面對沉重的高考壓力,此次面塑課程像是孩子學習生活中的一次休閑旅行,學習到了技藝又放松了心情,動手的同時還能開闊思維,提高學習能力。
岳老師借助課件把面塑知識傳授給同學們
各種姿態的面塑熊貓制作完成
本期面塑探究式課程是之文K12教育的非遺探究式系列課程之一,通過探究式的方法教授面塑技藝,全面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并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添磚加瓦。
山西省面塑非遺傳承人岳桂花老師”黃土風“面塑作品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20年12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國禮景泰藍《好運來》竹節壺見證中巴友誼
- 2020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2020年9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論道琴學第三期 — 國際教育機構親子專場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中國文物網培訓中心
- 美好時光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龍泉琮式瓶
- 盛世風襲北京城,金秋月覽長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寶展之:石膏盤上的希臘神話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寶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