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慈城:“喚醒”沉睡的歷史古村
2018-10-30 14:06:31 來源:寧波日報 已瀏覽次
黛瓦白墻,馬頭墻的古樸造型,綠色的藤蔓植物點綴其間——這座“明清古建筑”,其實是坐落在古村里的生態型公共廁所。上個月,作為市十大歷史文化名村之一的半浦村完成了“廁所革命”。
位于姚江之濱的江北慈城半浦村,是一個典型的渡口古村,這里集聚著包括民國時期興建的西洋建筑“半浦小學”以及中書第、周家祠堂、塘路墩、半浦大屋等明清古建筑十余處,區級文保點多達24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底蘊。
“我們希望盡可能讓每一個細節都展現文化底蘊,讓古村落文化保護和美麗鄉村更好地結合,以農旅經濟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半浦村黨支部書記徐國平說。5年前,村子下定決心關停了所有的低小散企業,并在文化保護開發方面投入千萬元,一心一意要以農旅經濟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灰磚黛瓦,素雅又寬敞,這幢兩層樓房帶著民國時期的風情,叫人想起柔石《二月》電影里那座教學樓。”作家馮驥才筆下的半浦小學,是由四明銀行當家人孫衡甫于1921年捐資建造的,風雨飄搖近百年,卻已無人問津、沉寂多年。
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幫助群眾富。2014年,“領頭雁”徐國平帶著半浦小學項目,站到了江北區“書記·向前沖”活動發布會暨“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發展”推進會現場,向臺下的企業、資本賣力吆喝,讓這個過去藏在深閨的古村走到了世人的面前。
看中了這里的文化資源,寧波康輝國際旅行社和半浦村一拍即合。隨后,經過修繕的半浦小學成為“半檏園”,致力于傳統國學教育和民俗體驗,自2016年3月開園以來,學國學、學禮儀、學傳統手工藝的絡繹不絕,日客流量逼近千人。
與此同時,村里48名黨員也被充分動員起來,發揮帶頭作用分組包片,每名黨員帶著二三十戶村民進行環境衛生整治,管好門前屋后的綠化環境,從細節入手為美麗村莊添一分亮麗的色彩。
“如何讓一個古村落恢復生氣,我們想了很久,也想了很多。現在,村里的基礎設施改善了,高端民宿入駐了,環姚江自行車道開通了,村民素質也提高了,相信不久的將來,這個被喚醒的古村會完成鄉村振興的涅槃。”徐國平說。
責任編輯:思思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東方之華—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正式啟幕
-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 “國潮”趨勢中,年輕人是“弄潮兒”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
-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