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貳佰文雙旗幣
古錢幣作為古玩的一種,一直以來都是收藏家關注的熱點,因為在我國的每個歷史階段都有自己獨特的貨幣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文化特色。民國成立后,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銅幣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民國雙旗及嘉禾紋的組合。
在眾多場近現代錢幣拍賣專場中,銀、銅元是錢幣收藏的大類,歷來都受到很多藏家的關注,雙旗幣不僅精美,而且有著如此重大的歷史意義,其收藏價值不言而喻。
“民國雙旗幣”在錢幣收藏市場名氣極大,是中國近代機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也是銅元收藏研究中數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鳴彩藝術近期征集到了一枚雙旗幣:
重:23.3g/直徑:42.77mm
該幣為正面圖案外圍上方是“中華民國二年”六個字,外圍下方是“四川造幣廠造”內圍圖案是稻穗組成的嘉禾紋,中央豎寫“貳百文”。反面是雙旗,藏品雖然經歷了無窮歲月,但紋路依然清晰可見,上面的銹跡也見證了其歷史的積淀。此民國四川二百文雙旗幣銅幣材質珍貴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空間,將成為收藏投資就領域中的一匹黑馬。
藏品設計精美,做工精細,紋飾豐富,布局合理,層次鮮明,線條流暢優雅,工藝純熟精湛,藝術價值較高。由于銅元在我國發行流通前后不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在我國貨幣的歷史長河中僅是十分短暫的一瞬間,但中國銅元見證了中國從封建社會演化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歷史過程,是我國近代貨幣史和錢幣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獨具歷史意義。錢幣雖小,卻也能反應當時社會文化的特征,收藏意義頗佳,價值深厚。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東方之華—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正式啟幕
-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 “國潮”趨勢中,年輕人是“弄潮兒”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
-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