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秀古——天津美院賈廣健研究生師生展
2018-07-06 14:44:58 已瀏覽次



展覽名稱:文新秀古——天津美院賈廣健研究生師生展
展覽時間:2018/07/06~2018/07/17
展覽地點:[天津]-天津市河北區地緯路25-27號-(天津市周口商會)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天津市美術家協會
參展藝術家:孫曉彤、賈佳、孫文龍、趙余釗、李明、王文真、姚麗彬、王少桓、李嬌、朱雙杰、佟永杰、涂顏利、籍敏、楊晴晴、于洋、鮑虎、孫超、姚立業、王美嘉、韓雪、田懷良、楊娜、陳琪、馬敬山、杜月超、劉璐璐、張晨、王文玉、主峰、王洛丹、張慧、徐蘭舸、贠瑤、黎夏威、李晉文、劉文彬、魏小清、孟穎、張遠征、馬瑞濤、楊雅淇、葉雅靜、劉洋初、楊海濤
承辦單位:天津市周口商會、賈廣健藝術館
協辦單位:桃李英華藝術館、天津善墨緣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導師:賈廣健
賈廣健,河北永清縣人,一九六四年生。一九九四年天津美術院中國畫專業研究生畢業并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現為天津畫院院長、教授、中國國家畫院教學部主任,國畫院研究員、院藝術委員會委員、青年畫院副院長、天津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天津市中國畫學會執行會長,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特聘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工筆畫學會理事、天津市青聯常委、天津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天津市政協委員、全國第十二屆美展中國畫評委、全國第十次文代會代表、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中宣部全國“四個一批”文藝名家。
任何好的文藝作品都無疑會打上時代的印記。追求時代性、原創性并彰顯藝術家的個性則是藝術家創作的必然之路。實現對于傳統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也就成為了當代藝術家不可回避的課題。因此,當代中國繪畫所面臨的兩大主題一個是傳承一個是發展。記得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就曾寫過一篇小文談論過這個問題,二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美術的發展不負時代,用我的話說就是“群峰并立,氣象萬千"。
中國美術以一個時代的群象挺立在時代潮頭,這不僅代表了這個時代,謳歌了這個時代,也延展推進了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極具代表性的中國畫藝術的發展。蔡元培先生所期望的全民美育的愿景也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
問題隨著發展而來,有高原缺少高峰。因此,中華文化的復興之路召喚藝術家們沐浴新時代陽光雨露創新創造不負時代的作品。中國近現代美術之興在于中國美術教育的興起。徐悲鴻、林風眠、蔣兆和、李可染、李苦禪、潘天壽等一代先賢承中華優秀文化正脈成為一個時代的高峰,這也是伴隨著中國美術教育的成長而成為杰出的美術教育家。傳承與開放使近現代中國美術爛漫輝煌,是大師林立。
那么當代的中國美術教育如何傳承中華文化正脈,如何創造不負時代的作品?我覺得首先是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只有自覺才能自信。要首先實現思想先覺,讀中國的經典,品味中國歷代藝術經典,中國文化的厚土是藝術成長之源,中華五千年的文化遺存也是創新創造之源。
這也即是不忘本來,面向未來。這樣,未來的中國美術才不僅是群峰并立,更會是大師林立。東張西望是開放的胸懷和眼光,固本朔源是根本。
這些都是我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實踐、創作實踐中的思考。從這些歷屆研究生的作品中不難看到我的影子,這就是一種影響,我認為不必多慮,我常說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吃進去了,后邊才是如何消化、如何吸收的問題。消化、吸收了老師的東西、傳統的東西、古人、今人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樣自己的樣子就逐漸清晰起來了。
這個道理從一些學生的創作狀態和作品是能夠體現的。看到他們不斷進步,看到他們的作品逐漸成熟起來,我感到由衷的欣喜。因此,我更希望他們都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我用“文新秀古”四個字詮釋我在創作和教學上的美學追求,或是六個字,“新”或“心”,“古”或“骨”。追求一種骨秀內美和清新古韻,也許有一些道理。
賈廣健
中國文物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版權均屬中國文物網所有,轉載時必須注明“來源:中國文物網”,并附上原文鏈接。
二、凡來源非中國文物網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見后30日內聯系郵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聞速遞
- 2019年11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東方之華—花絲鑲嵌精品珠寶展”正式啟幕
- 2019年10月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分析報告
- 讓文物“活”起來,各大博物館有所作為
- “國潮”趨勢中,年輕人是“弄潮兒”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報名開始了!
專題視點MORE
原創推薦MORE
- 大家鑒寶—老窯瓷博物館公益鑒寶活動圓滿舉行
- 曜變之旅
- 面人兒來到北京八中素質班
- 規范市場 標準先行
- 第五屆93號院博物館迎新廟會隆重開幕
- 菖蒲河園,一襲釉色染枝頭
- 創想與塑造,之文課程走進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學校
- 龍泉琮式瓶
- 給人好運的錦鯉,竟藏著這么大的秘密?
- 音可通神,鼓舞人心